互时核心技术——全量信息模型
信息模型技术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由英国AVEVA公司和美国Intergraph公司应用在石化、电力等流程工业CAD软件中,解决大规模复杂系统工程设计阶段如何构建单一可信数据源的问题。2002年,欧特克公司(Autodesk)进入工程设计领域,提出了建筑+信息模型的BIM技术(Buili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并大力推广,信息模型技术从此广为人知。
信息模型技术(Information Modelling),是对象化描述、存储和分发数据的技术。信息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以对象为中心,基于一定的规则来描述对象的属性、状态及对象间的级联、拓扑等关系,形成一个集成、统一、带语义的数据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建立与各类应用场景之间的映射和分发关系,支持相关利益方的信息交换、集成和共享。
凭借核心技术团队的CAD技术基因,互时科技构建了元模型驱动的信息模型技术体系,体系结构遵循ISO 15926和BIM IFC技术标准,具体内容包括:
- 基于元模型的、可扩展的通用数据架构设计和软件实现;
- 多年项目实践积累的,面向行业和机械特征的参考数据标准库;
- 通过多维映射规则支持概念性数据模型向外部模型的分发数据。
其中,“基于元模型的、可扩展的通用数据架构设计和软件实现”的技术复杂度最高,业界只有流程工业CAD基因强大的供应商具备能力,如美国Intergraph、美国Bentley 、英国AVEVA和互时科技等;国内友商即便参与了相关标准组织,也只能提供参考数据标准库相关的实践经验。根本原因在于:
- 该技术源于工程设计CAD领域具体实践提炼出的抽象架构,需要具备多年的CAD研发经验才能将技术细节和参考架构融会贯通,设计出面向全寿期的整体架构设计;
- 该技术底层依赖于ET治理领域的元模型技术,需要具备丰富的ET工业Know-how和扎实的软件技术,同时具备这些知识结构的供应商几乎都是工程设计CAD软件供应商;
- 该技术的最终目标是满足数据相关利益方的诉求,只有对设计、建造和运营各阶段的领域模型有足够的认知,才能设计出满足全寿期数据需求的统一数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