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管网】企业如何做好数据持续运维

屋子长期不打扫,就会变得杂乱不堪;机器定期不保养维护,也会损坏而无法使用。这些生活中看似简单的现象背后,其实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也就是物理学中的熵增定律。

所谓熵增,即在一个孤立系统中,事物总是自发、不可逆地由有序朝着混乱无序(熵增加)的方向进行,最终走向灭亡。而人类的生产活动其实都是对熵增的有效抵抗——我们总是想避免事物变得更加混乱。

这在化工厂的生产运营中同样如此。在过去的很多年间,我们会对设备、零件等实物进行定期检修更换,但对相关资料的维护力度总是不足,以致于数据最终和现场南辕北辙。

所以很多老旧工厂在做数字管网项目时,需要花大量时间精力去梳理过往的文档资料,以保证数据和现场匹配。可想而知,数字重建也并非一劳永逸,想要数字管网能够长久发挥作用,就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持续更新维护。

相较于数量繁多、分布复杂的纸质文档而言,数字化模型在维护时更为方便(只需要更改下电脑里的数据就行),这也是做数字化的意义之一——能够便捷地对工厂所有重要数据进行统一化管理和运维。但正如我们在《数字管网“疑难”诊断》一文中所提到的那样,企业想要做好数据运维并不容易。

由于管网的三维模型和系统图一般都是用国外主流CAD软件设计,在企业进行技改技措后,如果使用对应的软件进行修改,不仅操作难度大、学习门槛高,且需要具备专业的CAD知识,对企业业务人员而言并不适用,且还存在卡脖子的风险。而如果交由设计院或其他第三方服务商进行修改,不说成本支出,整个运维的周期就会变得很长,还需要反复进行沟通协调,及时性很差,数据的准确性也很难保障。

针对这一现状,互时科技研基于多年来在流程工业ET数据治理领域的经验,自主研发出MetaWorks 3D 建模 和MetaWorks 2D 图纸建模 两款运维工具,能够对管道的三维模型和数字化系统图进行快速编辑。

一方面,两款软件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了企业自行运维的需求,学习门槛极低,无需具备CAD知识,只需培训半天即可轻松上手操作,因此可以支持业务人员自行对模型进行更新维护,从而极大提升数字官网的运维效率。

与此同时,基于互时核心技术——多源CAD格式解析技术,两款产品都可以轻松编辑各类主流的第三方CAD格式文件,而无需企业采购对应软件,在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也能让企业避免被卡脖子的风险。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企业进行数据运维时,一般需要先通过CAD软件对模型、系统图进行编辑修改后,再导入数字化平台中,中间涉及大量的数据格式转换、模型拼接等工作,这也极大增加了企业自行运维的成本。

而在互时的数字管网解决方案体系里,两款软件可以配合互时科技的OneHit数字工作台使用,实现数据的自动流转——编辑后的模型可以一键导入至数字化平台中,并自动与平台中已有的模型产生连接关系,实现模型的智能拼接,而无需繁琐的格式转换及其他中间步骤,提升运维效率的同时,更是保留了原始数据的完整性,让企业自行运维更加高效便捷。


互时拥有国内领先的数字化管网建设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参与8家国内炼化企业的数字化管网项目,累计涉及管架长度超过120+km,管线总长度10000+km。在项目时间中,互时培养了16名优秀的数字管网项目经理和30余名专业的现场实施人员,管理与实施经验丰富,针对数字管网实施难点积累了可实操的方法论。

时来博士将在后续文章中继续为大家分享针对数字管网难点的互时方案,敬请期待!

010-67866136